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淡宁 匠人:岑国和(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匠作:传统木船制造 制作材料:木材 制作工具:木工工具 制作时间:47道工序,一条20米长木船要花一个月 去过舟山沈家门渔港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条船。 它静静地锚泊在渔港的海面上,也许正在酝酿着下一次乘风破浪,等待航行唤醒它的灵魂。 它叫“绿眉毛”。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可以给他一支笔,看他能不能熟练地画出“绿眉毛”。这种船型以船头大大的眼睛,和眼睛上方那道绿色船眉为特征。 “绿眉毛”是我国古代“四大船系”之一浙船(也称“鸟船”)的代表船型,曾在浙江的宁波、舟山、温州、台州地区大量流行,也是唐宋以来的浙商在开发海洋商贸时的重要用船,还追随过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是非常优良的运输船。更重要的是,“绿眉毛”是中国古代四大船型中唯一成功复原,可以航行的木帆船。而创造并复原“绿眉毛”的,正是舟山的木帆船制造技艺。 千百年来,舟山出过一代又一代修造船舶的能工巧匠,岑氏木船作坊便是其中的代表。 年,一个叫岑明锡的造船匠人在普陀开了一家作坊,作坊以打造小型木帆渔船为主,到了年,第二代传人岑阿友开始建造大中型木帆船。 第三代传人岑全富在年继承祖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开始成批打造各类木帆船,这一时期也是舟山木帆船修造业的鼎盛时期。 年,岑国和、岑武国兄弟中学毕业后成为了作坊的第四代造船人 岑国和生于年,作坊就是家,家就是作坊。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岑国和对造船情有独钟。 17岁的岑国和便跟着父亲正式学起了造船这门手艺。从学习木匠开始,到熟练掌握四十七道工序之多的整套造船工艺,岑国和花了三年多时间。 21岁时,他便能独立到外省替人造船。得益于当时舟山发达的渔业,找岑氏家族造船的人络绎不绝。 年,岑国和在平阳浦开起了船厂。80年代初,岑氏造船迎来了最兴旺时期,家族分别办有三家木船作坊,一时间风光无限。 “那时候一年要造二三十艘船,最大的船有25米长。打好的船去捕黄鱼、带鱼,渔民兄弟都说船质量好,安全系数高。”岑国和说。 然而,到了21世纪初,渔船渐渐都从原本的木帆船变成了机动铁船,木船制造行业遭受巨大的冲击。传统船厂作坊要么倒闭,要么转型,只有岑国和还在苦苦坚持。 数十年造船生涯中,岑国和经过潜心学习和钻研,熟练掌握了祖上传下来的、有四十七道工序之多的整套造船工艺;对不同船型所需原料的材质选择了如指掌;能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各种规格的仿古船型;能现场“打大样”,还精通手工制图和电脑制图。 岑国和重振祖业也是因为一个外国人。年,他为德国人托马斯打造了一艘欧式仿古单桅帆船。这艘符合国际帆船标准的CAROL号木帆船,从沈家门出发,辗转马来西亚、泰国,最后抵达德国。经过媒体宣传,岑家的仿古船业务就是在那之后出名的。 在岑国和眼中,木帆船有木帆船的优势。除了航行速度快、安全性能好、造型美观大方等实用价值外,木帆船更有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如船上各部位的雕刻工艺,民间绘画工艺等,充分体现了当地民间手工艺技术和民间文化的发展水平。 船舶上绘画、雕刻、号字,是普陀传统木帆船的又一独特装饰。普陀传统木帆船的艏部、侧部、艉部,雕刻或彩绘龙、凤、鱼、鸟等图案,有些还雕有威武獣头,色彩斑斓,船饰艳丽,非常显眼。 年,岑国和复原的绿眉毛号是舟山乃至全国第一艘有航海能力和资质的仿古木帆船,也是他的第一件代表作品。 之后,他又制作了仿清代安福舻号、仿唐代不肯去观音号、仿明代福船等大船。 作为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岑国和在商业和文化的夹缝中努力地生存着:“绿眉毛、背舢船、丁松头、倒八字头等传统木帆船这么珍贵的制作手艺不能断在我这一代。” 30多年来,岑国和眼看着自己造的木帆渔船被钢制渔船替代,同行相继离去。他把近几年的发展重心押在文化艺术上,公司已经开发了一些木船衍生品。作坊里,现在最常见的场景是做船模。一个木工一张工作台,打磨着仿古船的精缩版,万元售价。 他还不断招收青年学徒吸纳新力量,对作坊工人进行培训,培养造船技艺传人,自年至今,岑国和已授徒30余人,这些学徒均可自行独立造船,目前从事此行业约10人。 岑国和说,自己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有生之年,能够有个勤恳的徒弟带头,成立一个团队,召集新旧徒弟一起传承造船文化。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fcgs/141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