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图①:7月9日,中国举重队选手侯志慧(前)在女队主教练王国新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袁雪婧摄(人民视觉)图②:8月11日,中国体操队选手唐茜靖在全国体操团体锦标赛平衡木比赛中。本报记者陶相安摄图③:中国霹雳舞选手刘清漪在比赛中。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供图图④:水翼帆板选手在杭州亚运会帆船项目选拔赛暨全国水翼帆板及风筝板冠军赛比赛中。蒙钟德摄(人民视觉)开栏的话巴黎奥运会将于年夏举行,目前已进入两周年倒计时。今夏,国际奥委会陆续发布巴黎奥运会各项目设项、赛制、规则等变化信息,包括摔跤项目资格分配方案、滑板参赛资格排名系统、乒乓球资格赛体系、游泳资格选拔体系等。其间,巴黎奥运会新增项目霹雳舞首场奥运积分赛完赛,游泳、田径等基础大项世锦赛相继举行。对中国体育而言,奥运新周期既有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也有发展新兴项目、加强人才储备等新课题。本版今起推出“展望奥运新周期”栏目,聚焦各项目国家队的备战情况,回应读者关切。参赛席位缩减,项目级别调整,举重队——强化队内竞争训练狠抓细节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举重馆里,一块巨幅屏幕摆在训练馆中间,上面显示着队员的心率,教练会据此适时调整训练强度。进入巴黎奥运周期,中国举重队的训练更具科技含量。年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将迎来重大调整,金牌数量减少为男子、女子各5枚,且每队最多派出男、女各3名运动员参赛,每个级别限定1名运动员参赛。在东京奥运会上,每队最多有4男4女共8名选手参赛,中国队最终取得7金1银的历史最佳成绩。给中国举重队带来更大考验的还有项目级别的调整。巴黎奥运会男子项目共设5个级别,分别为61公斤级、73公斤级、89公斤级、公斤级和公斤以上级,女子项目的5个级别则为49公斤级、59公斤级、71公斤级、81公斤级和81公斤以上级。谌利军、吕小军、廖秋云和汪周雨在东京奥运会上的参赛级别都将无缘巴黎奥运会。同时,运动员也不再依据多场资格赛的累计积分获取奥运会资格,而是选取一场总成绩最高的比赛成绩进行排名。一系列改变加剧了中国举重队的队内竞争,也给队伍的备战带来不小的挑战。“5个级别只能派3人参赛,这让男队备战面临更大挑战。我们在两个大级别上与世界顶级水平尚有差距,因此要把重点放在前3个级别上。”中国男子举重队主教练于杰说,“从今年集训开始,我们就在各级别培养人才,挖掘老运动员的潜力,提升年轻运动员能力。”38岁的奥运冠军吕小军重回国家队,但他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冠的男子81公斤级已被取消,他将根据自己的竞技状态以及队伍需要重新选择级别。很多在去年全国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运动员进入队伍。21岁的小将廖桂芳首次入选国家队,她的参赛项目从76公斤级改为71公斤级,在7月的队内选拔赛上连超71公斤级抓举、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参赛名额减少,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更加努力、狠抓细节。”中国女子举重队主教练王国新说,“应对项目级别调整,首先要适应规则,确定选手的参赛级别。”(本报记者李硕)团体赛制、器械高度、比赛时长变化,体操队——调整参赛策略提升比赛能力自7月以来,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体总杯”全国体操团体锦标赛、全国少年体操U系列锦标赛相继举办,来自各地、不同年龄段的体操运动员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检验训练成果,适应奥运会体操项目新规则。进入巴黎奥运周期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对赛制进行调整,巴黎奥运会将采用团体资格赛“”、决赛“”的赛制,该赛制曾在年伦敦奥运会和年里约奥运会上采用。据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叶振南介绍,“”是指每队5人报名,每项4人出场,取3个最好成绩计入资格赛总分;“”则是指每队5人报名,每项3人出场,取3个最好成绩计入决赛总分。在东京奥运会上,体操比赛采用“4+2”模式,即4人参加团体赛,另有单项和全能的个人名额共2个。“这对我们的单项运动员来说是效益最高的。中国体操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3金3银2铜,其中刘洋、尤浩、管晨辰3名单项选手收获2金1银。”叶振南说,新周期赛制改革后,将不再有个人名额,队伍的整体策略都要调整。相比东京奥运会体操团体决赛采用的“”赛制,巴黎奥运周期的“”赛制更考验教练的阵容选择搭配。“既要保证选手的全能性,也要发挥队员在单人项目上的优势,实现最佳配置,提升队伍整体竞争力。”叶振南说。除赛制变更外,器械高度、比赛时长等方面也有调整。如女子高低杠项目调高5厘米,男子自由操比赛时长由70秒增至75秒。新规则下,一些难度动作降组或合并,裁判对完成质量的评分也会更为严格。在叶振南看来,每支队伍面对的考验都是相同的,更快地适应新规则,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中国队坚持高难度、高质量、高稳定的训练要求不会动摇。”中国体操队自去年冬训期间便积极研究学习新规则,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及潜力研究难度、创新动作。今年6月,体操亚锦赛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中国队收获8金3银5铜。这是巴黎奥运周期实行新规则后中国队参加的首场大赛,检验了队伍对新规则的理解和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中国队在此后对动作编排、队员体能储备等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本报记者陶相安)把握入奥契机,夯实人才储备,霹雳舞队——走向国际赛场期待奥运首秀8月初,在斯洛伐克举行的一项国际霹雳舞赛事上,16岁的中国小将刘清漪高质量完成了一套兼具难度和创新性的动作,获得女子组冠军。近几年,中国霹雳舞运动发展迅速、进步明显。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年霹雳舞被确定为年巴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在项目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说:“霹雳舞作为街舞的一个种类,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技术动作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这些特点为霹雳舞进入奥运会创造了条件。”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秘书长苏洁介绍,上世纪80年代,霹雳舞曾风靡全国,随着霹雳舞正式“入奥”,这项运动再次受到人们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fcgs/153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