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队满载而归 时隔17年,新西兰队再次将美洲杯带回南半球。三年前与美国的一役,在8-1的大比分领先下,最终却以8-9的比分输给美国甲骨文队,可谓惊天大逆转。这一次他们没有浪费赛点、没有给美国人任何机会。新西兰酋长队凭借船员们出色的发挥、将缭手绞盘改成了脚踏式液压控制等黑科技在赛场上以7-1的总比分满载而归。 △首次参赛的日本软银队 在半决赛上,四支队伍分别为瑞典月神队、日本软银队、路虎本·安思雷队与新西兰酋长队。当中既有传统帆船大国——英国,也有资历尚浅的初生牛犊——日本,而新西兰就曾挑战过美国甲骨文队,至于瑞典队的实力也同样不容小觑。 △决赛中的新西兰队与美国队战况激烈 经过了数日的比拼后,瑞典月神队以5-3逆转日本软银队,继续向美洲杯争夺战进发,而路虎本·安思雷队则再次抱憾而归,败给新西兰酋长队。 最终,新西兰酋长队越战越勇,以5-2战胜瑞典队,获得挑战卫冕冠军美国甲骨文队的资格。最后,正如文章最初所说的,新西兰人捧起了渴望已久的桂冠。 冠军至上,成王败寇 美洲杯帆船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际体育赛事,就连现代奥运会的开展也晚于其后45年。此项赛事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和F1方程式赛车被称为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声望最高的四项体育赛事。 美洲杯赛事最特殊的一点在于每一届的胜者将拥有特权去制定下一届比赛的船只设计、决赛地点、赛制规则与竞赛模式,这就导致了比赛用船、比法和地点始终都在不断地变化。 为了能完善这些不足之处,美洲杯赛事组委会在年1月25日宣布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改革协议书,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最终哪支船队赢得这一届的冠军,之后两届比赛都将继续沿用当前的基本模式与规则。 △运动员入场前,观众夹道欢迎 如果这份改革协议通过,就可以减少诸多不确定因素、提高赛事长期的稳定性。同时让那些对参加美洲杯赛事感兴趣的国家对整个备战周期有个清晰的框架,知道未来几年比赛大致是什么模式、用什么赛船及经费数目等,进而提前开始组建队伍,而不受当前总决赛结果的影响。 △竭力战到最后的瑞典队 而且,如果能保证在未来使用同样的船只竞逐,就可以把经营一只船队的总费用大大缩减到每个周期约3-4千万美金(前两届的数字为1-3个亿),从而放低门槛来让更多的国家、队伍和赞助商参与进来,进一步扩大美洲杯赛事的世界影响力。可惜,由于当时新西兰拒绝签订这份协议,而最终他们也称为了冠军,因此下届比赛的规则依然是由胜方决定。 最有雄心壮志的船队—英国队 “Bringthecuphome!”是英国人本次参加美洲杯的口号——他们誓将这座银制奖杯捧回发源地,因为源自其家乡的比赛,他们却从未捧起过奖杯。被公认为海上强国的英国在一百多年来没有放弃过征战的脚步,铁路大亨兼保守党政治家JamesLloydAshbury、立顿创始人SirThomasLipton(5次挑战未果,最后一次是在年他79岁时参赛)、航空先驱SirThomasOctaveMurdochSopwith等都曾组建船队参赛。然而,英国人却总是与冠军失之交臂。 △英国队的灵魂人物本·安思雷 这一届比赛,他们卯足了劲。在社会的支持与路虎的技术支援下,路虎本·安思雷船队自本届美洲杯一开始就表现出色。本届美洲杯世界系列赛的首站于英国举行,路虎本·安思雷船队先拔头筹,以19分获得该站冠军,用胜利的姿态开启全新一届的征程,在之后八个分站的比赛中,也分别以76分、82分与75分再夺阿曼站、朴茨茅斯站与福冈站的冠军。 △世界系列赛上战况激烈的美国队与英国队 最终,路虎本·安思雷船队以分的总分高居榜首,折下世界系列赛的桂冠,挺进资格赛。而今年来到百慕大时,路虎本·安思雷船队依然势不可挡,在资格赛中位列第三,紧随美国甲骨文队与新西兰酋长队进入半决赛。 虽然付出了诸多努力,但英国队最终仍难逃提前出局的命运。路虎本·安思雷船队在半决赛中对阵新西兰酋长队,在9战5胜的比赛中,双方苦战七场,最终于6月9日决出胜负:路虎本·安思雷船队以2-5不敌新西兰酋长队。 △英国队获得了英国皇室的支持 不过,这也不算太意外。在直线速度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水平再高的水手也无能为力。对于路虎本·安思雷船队的水平,我们毋庸置疑。从起航的成功率上,我们就能看出其接近完美的战术实施让对手们都望而生畏。但相比新西兰、瑞典和美国队,他们或许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来准备。 △朴茨茅斯站比赛赛场上的英国队 首次参赛的队伍无论在团队管理与运营、船只设计与建造上,都处于摸索和积累阶段。没有人、没有船队第一次上来就能获得成功,尤其在像美洲杯这样对科技、创新和战术水平要求如此之高的赛事中,更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基础来帮助队伍出色、稳定地发挥。 虽然路虎本·安思雷队的首次美洲杯征程暂告一段落,但路虎还是在船队淘汰后第一时间签署了继续冠名合作参加第36届美洲杯的协议。就像本·安思雷爵士自己在赛后采访中说的那样:“Wewill复方芙蓉叶酊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