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一号今年在国内只参加了三场比赛,却场场拼到让对手不敢喘气。 CHINAONE NINGBO 万年卡美丽亚·中国宁波一号精彩赛事集锦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中国杯帆船赛中,首次参赛的中国宁波一号由多国船员混合组成。在赛前仅合体训练两天的情况下,以“万年卡美丽亚·中国宁波一号”为名,5天的比赛里不断进步愈战愈勇,在第三竞赛日收获了单日冠军。最终位列博纳多First40.7组别第四名,距离季军仅一分之差,成为该组别中全场最亮眼的“红”。 同期,中国宁波一号CEO——奥运会芬兰人奖牌得主、美洲杯帆船赛卫冕冠军队成员克雷格·蒙克,船队全球品牌代言人胡兵均抵达中国杯赛场,齐聚一堂为中国宁波一号的不俗表现加油助威。如此抢眼的团队造势让人不禁感叹,这支船队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胡兵(左)克雷格·蒙克(右) 中国宁波一号的职业化发展道路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这支队伍虽然成立时间仅短短三年,却还是凭借各项高含金量的冠军荣誉,在国内赛事参与不多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知名度。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关于这支有实力又有料的跨国合作船队,原来我们有太多误解。 “三线”并行的船队运营策略 —————————————————— “年美洲杯中国之队组建,当时有人预测帆船运动未来会在中国兴起。13年过去了,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直到今天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它仍然是一项非常小众的水上运动。”孙肖是中国宁波一号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凭着对帆船运动的一腔热血,与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外孙包文骏以及另一位美籍友人共同创立了中国宁波一号。在孙肖看来,将帆船做成事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国内帆船生态圈还不够成熟。如何能够快速积累自身的优势,成为了当时他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宁波一号创始人之一包文骏(右) 中国宁波一号创始人之一孙肖(右) 成立之初即邀请奥运会及两次美洲杯奖牌得主,世界知名帆船队经理人克雷格·蒙克(CraigMonk)出任船队CEO。担任中国宁波一号船长职位的是新西兰名将菲尔·罗伯特森(PhilRobertson),国内帆友们对菲尔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他率领SailGP中国队赢得首个赛季的第三名。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是享有盛誉的国际职业水手。凭借专业的软实力支持,这支早期以外籍船员为主的船队逐渐打响了中国的名片,赢得不少荣誉。 面对外界偶有的质疑,孙肖这样回应:“我们的境外团队帮助中国宁波一号做了很多工作,拿到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船队的整体运营思路一直很清晰,重心就是在中国。”外在,国际舞台上风光不减;内在,本土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宁波一号的发展之路有着不可复制的必然性,这与队伍高起点的国际赛事获奖经历、明星代言打破大众认知壁垒和培育本土帆船后备人才都有着密切关系。 高起点的国际赛事获奖经历 —————————————————— 船队成立时间仅短短三年,却在年和年中连续斩获M32世界帆船锦标赛的冠军,并在今年摘得了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冠军,这期间还包括大大小小的分站赛冠军。这些奖牌拿的并不轻松,成员间的磨合和坚持训练对于船队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中国宁波一号在国际赛事中多使用双体赛船,在国内来说是比较少见的船型。高水平的竞技场是运动员们绝佳的锻炼平台,对于很多有进阶追求的水手而言,中国宁波一号的吸引力不言而喻。陈锦浩、刘明、刘学这样的国内职业水手代表,都曾参与该船队的训练与比赛。 陈锦浩刘学胡兵刘明 此次参与中国杯竞争最为激烈的组别,中国籍水手占比首次达到60%。船队CEO克雷格·蒙克曾表示他们的目标只是前五名,谁料不仅杀进前四,还完全具备冲击奖牌榜的潜力。孙肖觉得船队进步的速度超乎了她的想象,“这样的一支队伍即使去国际赛场上也不会输太多。中国宁波一号未来肯定要在中国长期扎根,我们越来越有信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选手。” 克雷格·蒙克曾在美洲杯冠军甲骨文队任船队经理四年,国际视野和前瞻远见为中国宁波一号带来了策略性的发展规划。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自船队参赛重心转移后,在国内已经参加了3场比赛,包括中国杯帆船赛和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重要赛事。他希望明年这个数量能增长一倍,船队计划至少参与6场比赛。 明星代言打破大众认知壁垒 —————————————————— 从全球范围来说,邀请明星代言帆船队绝对是一种别致和前卫的做法。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孙肖却反问为什么不呢? “船队的形象大使是奥运冠军徐莉佳,她的人气和认知度在帆船圈内毋庸置疑。凭借徐莉佳的帮助,船队在专业领域收获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