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上海启动史上“最硬核”的沉船打捞工程。 3月2日上午,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打捞局外高桥码头正式启动,掀开长江口二号这艘古船自发现后尘封了近八年的神秘面纱。 澎湃新闻在现场获悉,根据已知的考古勘探,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一艘清代同治时期木质帆船,是继35年前发现的广东宋代“南海一号”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该沉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即将施行,“长江口二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也是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移、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同步实施的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它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上海打捞局外高桥码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启动仪式现场,澎湃新闻摄 上海打捞局外高桥码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启动仪式现场,澎湃新闻摄 上海打捞局外高桥码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启动仪式现场,澎湃新闻摄8年前,上海市文物局组织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重点水下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这首木质古沉船。自沉船发现以来,专业考古机构每年都对该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探摸和多学科研究。那么为何要在今年启动对沉船的考古打捞呢?据近几年水下考古调查显示,长江口二号古船受水流冲刷严重,特别是随着长江口水势流向改变,河床由淤积转变为快速下切,致使古船加速露出河床表面,船体面临严重安全威胁。为防止长江口二号古船遭到自然与人为破坏,相关部门决定对其实施整体打捞与保护。其打捞技术方案将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被称为史上“最硬核”打捞工艺。 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海试现场图按照计划,长江口二号古船有望在年年底之前完成打捞与迁移任务。沉船打捞出水后,未来将如何对其保护利用也是公众极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