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规划未来的梦想家

发布时间:2024/2/29 14:48:28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9/14103083719.shtml

年2月8日,儒勒·凡尔纳生于法国南特的费多岛。

凡尔纳以《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作品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潜水艇、月球登陆等现代科技都源自他在小说中的构想,促成了20世纪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

像凡尔纳这样成为一类小说题材的代表人物的作家还有很多。

柯南·道尔以福尔摩斯系列成为侦探小说领域的典范。康拉德以《黑暗的心》被称为“海洋小说大师”。

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成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那么,凡尔纳为什么会有如此多超前的奇思妙想?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凡尔纳

第一,他是在幻想中旅行的宅男。

海岛出生的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他经常跟弟弟保尔一起在码头待上一整天,猜测每一艘进港的三桅帆船从哪个洲驶来,又会带来哪些新奇的货物。凡尔纳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水手,随船游历世界。

但是,作为家中长子,凡尔纳被他的律师父亲要求继承家业。于是,他的冒险只能止步于卧室和书房。

放在今天,凡尔纳大概是个熊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一直让父亲满意,但各种古怪行为也让家里人头疼。为了体会鸵鸟的视野,凡尔纳曾穿着自制的高跷在学校奔跑,打碎了一排新买的盆栽。

他又“密谋”用零花钱从一个厌恶出海的水手那里买下一份雇佣合同,偷偷登上远航印度的船只,被家人发现后才没有得逞。在挨了一顿狠揍后,凡尔纳流着泪向父亲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凡尔纳格外喜欢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既然不能出海做水手,他就学着书里的样子在院子里搭窝棚,连续几天不吃饭,体会孤岛生活。

在巴黎修习法律时,凡尔纳被朋友家的一副气球油画启发,在自己卧室里用床单和衣架搭了一个“气球”,躲在里面研究非洲的动植物。不久,他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一个乘坐氢气球穿越非洲的冒险故事。

尽管凡尔纳直到结婚都没离开过法国,但他的冒险故事十分逼真,充满了千奇百怪的生物和各种惊心动魄的场面。

年皮克斯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的灵感源自凡尔纳的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只是气球的形态更富童趣。

第二,他是逃离时政的局外人。

律师家庭的出身和刻板严肃的父亲,令凡尔纳一直对政治不感兴趣,哪怕他身处的革命时代几乎每个人都会谈上几句国王或是拿破仑三世,但凡尔纳只乐于活在自己搭建的虚拟世界中。

凡尔纳在给父亲的信中说:只要法国还存在一位能触动我心灵的诗人,就让部长总统和国会都见鬼去吧。

为了参与进巴黎的文学沙龙,凡尔纳花掉半个月的生活费买了一套高级礼服,渴望与当时著名文学家们交流写作。凡尔纳十分期待与维克多·雨果见面,但当时雨果刚被成为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与凡尔纳见面时只谈革命,不提文学,令凡尔纳极为失望。

他与大仲马倒是极为相投。初见时,凡尔纳正无聊地从沙龙中早退,他侧身坐在楼梯的扶手上滑下,正好撞在刚进门的大仲马怀里。大仲马也不想参与革命的讨论,两人便溜到后厨研究各地炒鸡蛋的区别。之后两人交往甚密,合作完成了戏剧《折断的麦秆》,凡尔纳一举成为巴黎名人。

凡尔纳对时政的厌恶让他拒绝成为律师,曾经为了迎娶证券经纪人的妹妹而改行的金融界,也因为与时政息息相关,被凡尔纳抛弃。

他留下妻子开始独自旅行,在寒冷的敦刻尔克海边写下《北冰洋的幻想》,在体验过苏格兰大溶洞后完成了《地心历险记》,努力构建着另一个世界。

年美国电影《地心历险记》剧照

第三,他是未来科技的大预言家。

凡尔纳被称为文学家中的科学家。

他以丰富的理科知识支撑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仅创造出有趣的小说,还为未来科技提前绘制了蓝本,成为后来一批科学家的灵感来源。

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描述的“鹦鹉螺”号成为日后潜水艇的雏形。他在《从月球到地球》中描绘的将人送上月球的“人间大炮”,后来被登月火箭变成现实。他在《神秘岛》中预言“水就是未来的煤”,如今高能燃料的液态氢就可通过电解水来获取。

更重要的是,这些都不是巧合。

凡尔纳年轻时曾用一整个夏天泡在法兰西国家图书馆,恶补各种地理、化学、物理的书籍,为他之后的写作储备了必要的知识。

为了写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故事,凡尔纳曾严谨地计算过弹道角度、炮弹重量、太空中的失重、空气动力等问题。在充分考量过自己构想的情景是否合理后,凡尔纳才开始动笔写作。因此,凡尔纳的科学预言成为现实,不是纯靠想象。

因为逼真,凡尔纳的小说曾引起19世纪非洲探险和热气球旅行的热潮,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也曾直言不讳“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年美国通用电船公司将其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鹦鹉螺”号,致敬儒勒·凡尔纳。

继玛丽雪莱创作出略带魔法色彩的《弗兰肯斯坦》之后,凡尔纳以其对科学知识的生动运用彻底引爆了人们对科幻小说的热情,成为此类小说绕不开的奠基人。这也再次验证了头部效应。

历代评价

(凡尔纳)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部,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综错其中,阃杂讥弹,亦复谭言微中,……比事属词,必洽学理,非徒摭山川动植,侈为诡辨者比。——鲁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zysx/142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