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奔浪流黄浦江,回味渡船渡口的那些往事

发布时间:2024/10/10 11:27:37   点击数: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930/o1tgpxx.html
    

黄浦江作为上海的黄金水道,为上海港从长三角区域性港口逐渐成为大港创造了自然条件,为上海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奠定了基础。今天一起来看看黄浦江上那些渡船和越江的往事吧~

黄浦江的渡口

明代,随着黄浦江的发育、形成,从上游米市渡起至下游吴淞口之间,长达八十多公里的两岸形成了多个渡口和航线。

清代黄浦江两岸渡口最为密集。到了嘉庆年间,有杨家渡(原杨泾渡)、范家渡(在杨家渡北)、大码头渡(在大东门外,即肇家浜渡)、夏家渡(即乌泥泾渡)、王家渡(即黄家渡)、闸港渡(即邹家渡)、彭家渡、韩仓渡、巨漕渡、沙冈渡、横泾渡(有东西二渡,在闵行镇)、吴冲泾渡(即杜家行渡)、车沟渡(即周浦塘渡)、关前渡、张家塘渡(即蔓笠渡)、龙华渡、草庵渡、周家渡、姜家渡(即高昌渡)、南码头渡(即南仓渡)、董家渡(即北仓渡)、永济渡、老白渡、陆家渡、杨家渡(即利济渡)、关桥渡、宋家港渡、曹家渡、白渡、芦子渡、桃树渡、下海渡、洋泾渡、东沟渡、南跄渡等等。

划子、舢板和义渡

这些渡口的渡船多为私人所有,体积较小,如划子只能乘坐二三人,船工使用木桨驾船,速度慢,抵御风浪能力很差,上海本地人称之为麻雀舢板,形容其小。这些作为摆渡船的小舢板,除了对江渡以外,也可以到稍远的地方。稍大一点的舢板可以坐五六个人,船上有篷,船工用橹驾船,速度比划子稍快些。

划子船

舢板

一些官员和士绅出钱设立义渡,采用的是大船,安全性相对较高,后有木橹掌船,并有竹篙撑船,规定每船限载乘客20人。

八长渡

黄浦江上的这些摆渡口,从摆渡口出发的摆渡船只到对岸最近的一个渡口,称为短渡;到浦西较远的一个码头,称之为长渡。清代将浦东的老白渡、烂泥渡、陆家渡、高昌渡、南仓渡、永济渡(今董家渡)、杨家渡和周家渡称之为“八长渡”。

如浦东周家渡到浦西江边码头为短渡,到南码头距离较长为长渡。其他七条长渡线如下:浦东南码头(即高昌渡)到浦西南码头,浦东姜家渡(即南仓渡)到浦西油车码头,浦东董家渡(即永济渡)到浦西董家渡,浦东老白渡(即老摆渡)至浦西老白渡码头,浦东杨家渡到浦西杨家渡,浦东陆家渡到浦西大达码头,浦东烂泥渡(即赖义渡)到浦西金方东码头。这八处渡口的规模都比较大,周家渡有渡船十三只,南码头有渡船十五只,姜家渡有渡船十四只,董家渡渡船有十八只,老白渡有渡船四十八只,杨家渡渡船为三十四只,其中预备船十只,陆家渡有渡船三十六只,烂泥渡有渡船三十七只。浦西的码头都集中在南市附近。

黄浦江中的帆船与舢板

从帆船到轮船

后来,黄浦江上的部分摆渡船更新为帆船。年,洋泾港与兰路(兰州路)之间的轮渡改用帆船。这些帆船船型更大,抗风浪的能力更强,安全性增加。年起,渡口航线逐步改用轮船为渡船。

轮船与舢板、划子混业经营

塘工局

年,上海设立浦东塘工善后局。为了工作方便,塘工局准备租用一艘轮船,往来于东沟和上海之间,便于办理公务。轮船租金、船工工资和煤钱费用较高。于是塘工局想出一个方案,将此船向社会开放,只载乘客,不准装运货物,向乘客收取渡资以减少开支。年1月5日首航,从东沟渡口至外滩铜人码头(今南京东路外滩附近)。由此,上海开始进入“轮渡时代”。

“市轮渡”航线图

开通对江轮渡航线

年5月,上海开通首条对江轮渡线,从浦西腾越路至浦东庆宁寺,后因腾越路码头淤浅而停运。年5月6日开办浦东庆宁寺至浦西定海桥的庆定线,8月13日接办浦东其昌栈至浦西威赛码头的其威线。年2月6日开通了浦东春江码头至浦西外滩铜人码头的春铜线,次年1月改停外滩北京路码头,改称春北线。年3月1日开辟从浦东塘桥至浦西董家渡的塘董线。

淞沪长航线与铜人码头

年,上海开辟从浦东东沟经庆宁寺、西寺至南京路外滩铜人码头的长途轮渡线。年3月,将长航线延长至高桥,称为沪高线。年1月25日,上海至吴淞轮渡开班。淞沪长渡线的终点站在市中心的铜人码头,即今北京东路外滩。

铜人码头

南码头的车轮渡

董家渡轮渡码头汽车上岸

年底,南陆线(南码头至陆家浜路)车轮渡通航。上海的仓库和码头大多在浦东,消费市场和转运枢纽都在浦西,建造车轮渡成为最现实的方案。当时提出的方案是在虹口(浦西兰州路至浦东洋泾港)、十六铺(浦西东门路至浦东东昌路)、陆家浜(浦西陆家浜路口至浦东南码头)三处,最后选择费用最少的陆家浜路。陆家浜路南近南火车站,北通市中心,西与徐家汇路相连直达沪西。浦东的南码头路已经在兴建,竣工后可直达浦东大道。

轮渡的辉煌与寂寥

至年,黄浦江上开通有15条对江轮渡线:西闵线、周江线、塘董线、东东线、泰公线、民安线、庆定线、淞三线、耀鲁线、南南线、杨复线、陆延线、其秦线、西宁线、草临线,以及三条车轮渡线:西闵线、南陆线、民安线。

20世纪80年代,黄浦江两岸共有轮渡线20条,这也是上海轮渡最繁忙鼎盛的时期,市中心的对江航线平均间隔1.4公里,每天客运量达到万人次,年最高客运量达3.7亿人次。

年以后,随着延安东路隧道和南浦大桥的建成,过江的车、客运量开始分流。此后,联通黄浦江两岸的隧道、大桥日益增多,上海城市公共交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市中心区的轮渡从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成为欣赏浦江两岸风景的工具之一。

市中心区的轮渡从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成为欣赏浦江两岸风景的工具之一

资料:上海发布

编辑:吴百欣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fcgs/150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