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教点评美洲杯新西兰队凭什么赢,美国

发布时间:2021-3-23 4:18:49   点击数:

编者按

白浪航海中心创始人、著名帆船教练吴亮,网名“花连鱼”,圈内人都叫他“花教”,本篇文章是他为《游艇业》杂志撰写的美洲杯帆船赛独家专稿。

最近世界帆船圈里的头等大事就是刚刚在百慕大结束的第35届美洲杯帆船赛。关于新西兰队获胜的各种原因分析,行业内的很多大咖们都已有很多翻译或整理的文章来表述了。我有幸作为央视美洲杯赛事的解说嘉宾深度参与了整个赛事过程,同时也想以一个帆船发烧友的角度来聊聊我对赛事演变的理解。

吴亮(花连鱼)在央视演播室解说本届美洲杯帆船赛

作为帆船界最高水准的赛事,预期中的激烈对抗没有出现,帆友和观众们希望看到的美国队惊天大逆转也未能再次神奇上演,最终新西兰酋长队无可争议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击败了卫冕冠军美国甲骨文队,也让他们终于报了4年前的一箭之仇!

本届美洲杯帆船赛,冠军船队新西兰酋长队庆祝胜利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年第34届美洲杯帆船赛上美国队的神奇大逆转,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无法确切地知晓具体翻盘的原因究竟是心理战术还是真的依靠大数据研究后的技术改进,但的确是美国队笑到了最后;这样的“奇耻大辱”在深深地刺伤了新西兰全国人民内心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励着新西兰酋长队的斗志,其实新西兰队的反击号角在失利的那一刻就已经吹响了……

1

新西兰队夺冠的幕后功臣GrantDalton

一直在创新

相信大家都记住了美洲杯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船队舵手新西兰人PeterBurling,可能也记住了他的奥运金牌搭档BlairTuke和他们的船长GlennAshby,的确是他们驾驭着新西兰队AC50帆船夺得了冠军。

BlairTuke(左)PeterBurling

26岁的PeterBurling他的队友27岁的BlairTuke,曾在年伦敦奥运会和年里约奥运会,夺得49人级别的银牌和金牌;一起效力于新西兰酋长队,并在35届美洲杯成功挑战冠军。

GlennAshby

39岁的GlennAshby是一位澳大利亚水手,目前任新西兰酋长队船长。

但我却更愿意将新西兰队夺冠的最大功劳归于他们船队的CEO:GrantDalton,一个有着坚强毅力并且经历丰富的大叔!!!关键是他一直勇于创新!!!

新西兰酋长队CEOGrantDalton

先来和大家扒一下Grant大叔的经历:

1、参加过5次Volvo环球帆船赛(前3次是怀特布莱德环球帆船赛),并且在/年度的比赛中折桂(NewZealandEndeavour号帆船);

2、年驾驶超级双体赛船(ClubMed号帆船)创造了当时的环球最快速度纪录(62天7小时)和24小时航行海里的纪录;

3、获得其它无数个帆船赛的冠军头衔;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高速动力艇赛手。

新西兰酋长队CEOGrantDalton(左)和队长GlennAshby捧起冠军奖杯

在取得各种成功之后,他开始投身于美洲杯帆船赛事业,帮助管理新西兰酋长队,目标就是将美洲杯再度带回新西兰。年那场耻辱的8:9决赛后回到新西兰之后,整个新西兰队几乎面临着就地解散和关门歇业的窘态,但他立刻召集了所有队员和工作人员开总结会,会上他们一共总结出了20个必须要改进的关键点,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技术革新”,包括要去投资代表未来先进帆船技术的创新以及可以带来这些创新的技术人才;还有就是需要大胆培养和启用新生代的帆船舵手和水手们。

于是就有了在四年后的第35届美洲杯决赛的赛场上,全世界都看到的那令人叫绝的全新的新西兰酋长队和他们的AC50战舰,而我更愿意用“让人心跳加速的惊艳”来形容他们的创新!!!这些创新包括:

1、创新的自行车驱动方式来给赛船提供浑厚的动力;

2、创新设计的V型水翼和更加外倾的水翼倾斜角度来提供更好的升力和稳定性;

3、创新的翼帆电子调帆控制系统,反应更快速、更精确、更省力;

4、创新的人员分工配合体系,有独立的水翼控制手;

5、大胆启用年轻一代的优秀水手挑大梁(Grant于年决定将原来的舵手DeanBarker(离开新西兰队后,Dean担任日本软银队舵手和CEO)更换为Peter,同时也启用他的奥运金牌搭档Blair作为水翼控制手)。

当然上述这些变化和努力,除了Grant管理团队的坚持之外,也都离不开新西兰国内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包括新西兰政府也鼎力相助,各大科研机构和顶级造船公司也都使出了极致的看家本领,才得以成就了这最后的美洲杯夺冠!

2

美国队为什么输?

故步自封和过于保守

我们再来反观卫冕冠军美国队:他们当然也不是吃素的,论各种最新材料和研发技术,美国从来都是走在世界前沿;甲骨文公司本来强项就是数据库和大数据分析;美国队也从来会缺钱,但他们最终还是卫冕失败了,为什么?而且他们居然输得如此地毫无还手之力,令人唏嘘。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美国队几乎就是完败于新西兰队。

态度决定一切!!!

美洲杯正赛之前的2年多世界巡回系列赛,使用的是统一设计级别的AC45水翼帆船,更多地是比拼整个船队水手综合实力,其间英国路虎BAR(BenAinslieRacingTeam)队、新西兰酋长队和美国甲骨文队都处于第一集团阵营。新西兰队的那些年轻小伙子们,虽然最终未能获得系列赛的总冠军、总亚军,但获得了足够的水翼帆船训练和比赛机会。

当年备战第34届比赛时,美国队很任性、很认真地制造了两条AC72,用于对抗训练和对比。当时他们就是通过不断地测试两艘船上使用直线型水翼、弧度水翼的不同性能数据,建立大数据库,为最终的胜利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次备战第35届美洲杯,美国队只造了一艘AC50,而且采取了更为经济地训练方式:和日本软银队在百慕大进行对抗训练。在日本队用AC50成功地做出了第一次水翼迎风转向之后没多久,美国队也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但遗憾的是,因为日本队采用的船和水翼数据都是共享美国队的设计(协同空客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的),所以美国队并没有机会去和不同的甚至性能更好的水翼船进行对比试验。这样的研究和训练就容易固步自封,无法激发出更加创新的设计。

在整个比赛中,我能感觉到美国队队员们内心那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想来他们也很早就意识到在中小风天气的情况下,他们的器材对新西兰队来说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相较于新西兰队大胆启用年轻水手,美国队在队员组织方面也略显保守,基本沿用了上一届的主力阵容,舵手、主帆调帆手都没有变化,不知美国队未来在水手选拔方面是否会做出更多的变化。

3

输赢教战手册第三条

核心技术,关键时刻才亮剑

同时新西兰队也充分吸取了年失利的教训之一,当年新西兰队在AC72帆船研究方面有不少独到之处,但在训练曝光之后,某些地方被美国队“偷师”学到后用于美国队系统的改进,从而最终打败了新西兰队。所以这次第35届美洲杯比赛中,新西兰队最后一个到达百慕大设立赛队大本营,这样他们系统中各种创新设计就会在最后时刻才曝光,成功地给其他竞争对手制造了复制时间上的障碍,特别是水翼部分。在本次比赛中,当美国队看到新西兰队的自行车驱动方式后,没过多久就在美国队的赛船船舱最后面的位置也增加了一个类似的驱动装置。虽然美国队在最后时刻也赶制出了类似新西兰队的水翼,但已经于事无补了,因为毕竟很多对应的配套设施已经无从修改和调校了。

相信新西兰队最终获胜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我们还能有更好的机会去了解和学习。

回看年和年的两届美洲杯比赛,在祝贺新西兰酋长队夺得美洲杯的同时,也只能对美国队说:人在江湖,出来混总要还的……

上一篇:

老潘专栏

别样台湾风情

猜你还想看:

美洲杯帆船赛决战百慕大,给你一个月的航海狂欢节

鉴艇

OtamGipsy:颠覆之作

鉴艇

Sunseekermanhattan52:小飞桥,大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fcgz/117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