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结,不好解,也有人一生不愿解

发布时间:2020-8-5 16:21:28   点击数:
《易·系辞下》中有言:“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自古以来绳结与人类就有着不解情缘。无论是人所共知的“结绳记事”,还是口耳相传的女娲“引绳于泥中,举已为人”,亦或是我们如今生产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手艺或点缀,这些都无时不刻提醒着我们绳结的功用古往今来已发展成为一种手艺人的不朽情怀、一种永不磨灭的文化意蕴、一种维系人类独有精神气质的实物血脉。渔绳结是渔民在自古以来渔船作业、网具制作及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绳结。它在海岛的特殊环境和劳动生产条件中产生,以口述心传的方式流传于民间,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创新。渔绳结看上去并无奇特之处,但渔民们丝毫不敢对编绳掉以轻心,不敢亵渎流传至今的渔绳结文化。依海为生的生活能否平安顺遂就靠它来决定,稍有不慎就是生命银河中的一颗渔星陨灭,一个家族的悲痛的升起、弥漫、不可幻灭。

渔绳结的种类

渔绳结中虽然源于海洋生活并且包含一个“渔”字,但它并不只为渔业效劳,而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除渔业外,渔绳结还用于陆上劳动。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渔绳结,一起领略渔绳结的奥妙吧!

渔业生产和船上劳动用结

1.剋鱿钓结

分解步骤及说明(1)将绳端穿过剋钩的钩圈(见图2-21)。(2)打一个双圈的抽股结(见图2-22)。(3)将绳端倒回进抽股结内(见图2-23)。(4)拉紧抽股结,不使头子滑出(见图2-24),成品效果如图2-25所示。

用途:此结垂钓时用于绑有柄孔的钓钩,常用于钓鱿鱼。

2.撩班结

分解步骤及说明(1)短绳部自右至左在长绳部绕个圈,余端绕过或者穿过桩或者铁环(见图2-39)。(2)余端自下而上穿过圈,再左下向右上跨过长绳部(见图2-40)。(3)短绳端部穿过(1)圈,收紧长绳(见图2-41),成品效果如图2-42所示。

用途:此结常用于带船缆,接断绳等。

3.渔人结

分解步骤及说明(1)将缆绳端穿过环成圈(见图2-)。(2)继续将绳端穿过环成双圈(见图2-)。(3)将绳端穿过双圈(见图2-)。(4)将绳端绕过绳杆穿出,然后将绳端与绳杆缚牢(见图2-),成品效果如图2-所示。

用途:此结常用于小型锚的锚缆联结于锚环,也可将缆绳连接固定在木桩、环、眼等。

陆上劳动及装饰用结

1.抬大缸结

分解步骤及说明(1)将一根长绳对折,在大缸左边从大缸沿口略高至大缸肚下打一个和把结,抬杠能穿过(见图3-)。(2)将两股分开沿大缸肚下,在大缸右边的抬杠上打一个和把结,或扁结、活结(见图3-与图3-),成品效果如图3-所示。

用途:此结常用于抬大水缸等物体。

2.蛇结

分解步骤及说明(1)A端向左下折再右折成圈过B线下方绕过B线向下折成圈(见图3-)。(2)拉下B线成圈将A端从圈中向右穿出(见图3-)。(3)将A端从B下绕过再从B上向下绕过(见图3-)。(4)连续进行成结(见图3-~图3-),成品效果如图3-所示。

用途:此结是常见的装饰美化用结,常常用作项链带子,特别是挂饰类的结艺作品的带子。

渔人与渔绳结的不解情缘

渔绳结绝不仅仅是普通绳结的编制缠绕,也不仅仅是造一方福泽、安海上人心的密匙。相比物质载体而言,蕴含其中的手艺人真心更具有深刻意义。

李芝琴:与渔绳结别后重逢

李芝琴出生于桃花塔湾的一个渔民世家。年,李芝琴定居东港,正式迁出桃花岛。多年的城市生活,让李芝琴渐渐远离了渔绳结。但命运的悄然安排,让她八年后与渔绳结再度重逢,而这次重逢的机缘让渔绳结在李芝琴的心中深深留下了不朽的印记。“当时,我所在的东港街道莲安社区发出通知,虾峙要举办渔绳结培训。社区干部找到我,说我心灵手巧,基础扎实,动员我参加。于是抱着试试看心情,我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老师教了碰巴结、油饼结、平结、双撩板结等6种渔绳结打法。此次培训激励李芝琴去学习编更多的渔绳结。渔绳结因船而生,因渔而兴,并世代相袭。但随着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渔绳结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濒临消亡。如今鲜有像李芝琴这样痴迷渔绳结的人。幸而这世上有这样一个人,爱恋这门手艺,以身传承这门手艺,不求回报,只为结绳缠绕于指尖的真切纯真的欢愉。与渔绳结再次结缘后,李芝琴多次参加各类展示和比赛活动,并赢得多个奖项。年,李芝琴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后,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李芝琴先后到沈家门第一小学、朱家尖小学、普陀职教中心、东港中学等地教学渔绳结。年4月,渔悦画社正式成立。渔悦画社的墙上挂满各式各样的渔绳结,从此她的渔绳结有了一个家,渔绳结文化又多了一方展示魅力的天地。

刘有九:小小绳结,意义非凡

刘有九老人今年84岁了,他15岁就下海捕鱼,和“渔”这个字打了一辈子交道。几十年前的渔业生产中,渔绳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网眼的补织、断绳的对接,还是船靠码头时的打缆,都要用到渔用绳索结。刘有九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绳结。他把打绳结当作游戏,拿着根绳子都可以绕上半天。刘有九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他把藤条采来,剥皮蒸煮过后,便把已熟透的纤维放在膝盖上搓。别的孩子坐不住,他却可以很专注,并纯粹地觉得快乐。几十年的捕鱼生涯过去,刘有九的绳索结编织技艺更加成熟精湛。现在他已经掌握了一百多种编织方法。“现在,很多绳索结已经派不上用场,年轻一辈对此又不感兴趣,我真担心这门技艺会失传。”说到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刘有九有些担忧。的确,随着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前捕鱼用的帆船都改成了机帆船,像帆船撩后结、倒挂卜结、老菱卜结等这些与帆船作业相关的編织技艺目前已无人问津。老人年岁已大,耳朵有点背,可是却对“渔绳结”三个字却敏感得很,一听到“渔绳结”便滔滔不绝。“渔绳结是祖祖辈辈渔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创造出来的,这是渔民群众的宝贵财富,万万不可轻易丢弃。”刘有九说。外国的渔绳结渔绳结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世界各个以渔为生的地域大放异彩。除我国外,别国也将渔绳结广泛用于渔业生产中。1.KNOTLESSKNOT这是一个十分基础的渔绳结,编法简单、高效,主要功能是将鱼线系在鱼钩上。2.STOPPERKNOT这种结很受用滑漂或滑球钓鱼的垂钓者欢迎,打在滑块上方的主线上,用于调整滑动浮子,以使鱼钩达到适合深度。3.DROPPERLOOP这种结一般用于钓鱼者使用多个鱼饵时的情况,可有效避免鱼线打结。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和海岛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类型的渔绳结因长期不用濒临失传。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创造和积累发展出来的结绳技巧,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源于生活、精于生活,又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传统技艺而言,也许渐渐被社会发展淘汰的昔日精工不能再为当今世界献出实实在在的力量,但它们的形态、它们的历史、它们作为人类文化大家族的一份子的客观事实,值得我们铭记。一根麻绳无所谓存在的意义,但千丝万缕的结合就落墨成为依渔为生之人的海上生存诗篇,成就了传统文化的一支鲜活血脉。对于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而言,她最需要的是能听得到传统呼唤之人的真切回应,将真心交付传统,用双手挽存不变记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参考资料:[1]《海洋渔绳结》李春林刘同宇[2]有一种文化叫中国的绳结文化: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zysx/104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