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中国ldquo船rdquo

发布时间:2020-10-26 15:56:07   点击数:

序言:关于船模

中式帆船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符号及载体,是中国辉煌海洋历史文明的关键标志与象征,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中式帆船的身影渐渐从沿海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消失,中国海域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西式帆船和游艇。

没有了生产需求,没有实船可造的舟船匠师们拾起行将失传的技艺,以一艘艘船模为我们呈现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中华海洋文明的记忆与缩影。这些船模不仅仅凝聚着非遗传承人和造船匠师们行将失传的技艺和心血,背后更隐藏着一个个并不为大众熟知的航海、海洋故事……

抢救式修复、创造性填补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秉承“抢救式修复、创造性填补”中国传统舟船文化的历史使命,历时一年半精心准备,先后3次驾车沿海岸线行驶1万7千多公里,到访中国沿海广东、广西、海南、附件、浙江、上海、河北、山东、辽宁等20多个城市,行走拜会三十多位船模非遗传承人和世代造船工匠,访问多个海洋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度的中国沿海古船文化调研;同时,研究中心也开启了中国流失海外古船模的调研工作,走进欧洲50多个国家深度挖掘深藏在各个博物馆仓库中的中国古代船模,收集中国古船发展的珍贵资料文献30多万字和近千张绘画、图片和影像资料。年,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寻梦中国帆——中国古代船模作品巡展》在深圳、宁波、福州等地隆重开幕,展览正是对海洋文化抢救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开端,为中式帆船文化的传承创新开辟了篇章。

“船说蔚蓝中国”,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船”的故事。

本期匠人

蔡华连

年12月生,出生在广东廉江造船世家,所有修造技艺均为家族传承。蔡老师从小受家庭环境熏染,对修船、造船产生浓厚兴趣,假期及课余常帮前辈修船,有时帮手干粗糙的活。16岁正式随父修船,常被邀请到邻近的遂溪县的草潭、民乐、黄略、北潭等地为渔民造船修船。年出师,期后带班独闯江湖,常年在湍流、坑尾、草潭、河头纪家等地修船。年在居住地石牛潭村成立了廉江县营仔镇石牛潭造船厂,自任厂长,期间装造2艘30米长的渔船出口马来,2艘载重吨,马力的渔船出口越南和智利,8艘虾轮销售到广西、海南及雷州半岛沿海等地。

精品船模展示

三角艇(广船)

制作比例:1:20

尺寸:长mm,宽mm,高mm

用料:菠萝格

介绍:该船为北部湾海区著名的拖网渔船,主要作业于南海海域。水线面呈炮弹头,吃水浅。船的中前方设插板,舵面积大,入水深。单桅,悬三角形硬帆,帆面积大,航速快。货舱大,既能装运鱼产品,也能提供渔船在海上的补给。

百代仔(广船)

制作比例:1:20

尺寸:长mm,宽mm,高mm

用料:菠萝格

介绍:该船为北部湾一带的渔船。据传,从明朝末期开始就有“百代仔”的称呼,寓意“百代兴旺,代代如意”。作业海域主要在南海海域。该船设计合理,厨房、望风井、月台等一应俱全。船体吃水适中,起帆、下帆容易,船体外型不臃肿,顺风、逆风航行时皆易于操舵。

创作初衷:让下一代了解我国帆船历史

调研团队与蔡华连老师合影

谈及创作,蔡老师表示,《百代仔》是以明清时期九洲江下游及北部湾远海一代的传统捕鱼木帆船为原型而设计的,《三角艇》则以我国传统渔货两用木帆船为原型设计。这两种传统木帆船,体型小巧玲珑,体外流线自然顺畅,吃水适中,起帆、下帆、转帆容易,摆舵简单科学,航行平稳。船内各应用单位布局合理实用,故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船模是按传统木帆船百代仔和三角艇的数字比例制作,也按传统称呼定名。选用优质格木,精心制作,船模作品和原船一样格局,月台、厨房、望风、七星眼等一应俱全。帆架制作也严格按照传统民俗规定,根据传统法则排列压骨,起前帆自然顺畅,展风有力、平稳,船体外形华丽美观,手工精湛,桅帆、龙骨、星眼等力学平衡合理。现今这种木帆船几乎已消失,设计制作木帆船模型也是为了让年青一代了解我国的帆船历史。

年,《百代仔》《三角艇》由廉江市博物馆选送,入选中国航海博物馆首届中式木帆船模型展评大赛。年,船模作品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古代船模作品巡展》项目,参与了福州、宁波、深圳三地巡展。目前作品已经为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收藏。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简介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年成立,是国内首家海洋艺术研究机构,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是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海洋艺术研究智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宽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范式样本,弘扬中国大航海时期的文明,向世界讲述中国航海艺术,中心组织国内海洋学者对海洋绘画、海图、古船等展开一系列研究,同时联合全国沿海重要城市、艺术馆和博物馆开展深度合作,并获得丰硕成果,得到国家文化部和艺术界好评,在未来的海洋文化艺术研究领域将为国家提供更多可靠支持。

1、中外古代海战绘画收集整理及研究

2、世界海洋地图收集整理及研究

3、中外舰船文化研究

4、海洋文化教育研究

5、现代海洋艺术作品创作领域及项目研究

6、中国古港文化研究

7、海洋文化艺术产业研究

1、大型海洋文化展览策划组织

2、国内外海洋文化论坛策划组织

3、海洋文化专著出版

4、青少年海洋文化教育

5、海洋绘画题材创作组织及培养

6、海洋艺术+互联网数据库平台建设

7、海洋艺术研究院筹备

8、中国海洋艺术馆招商筹建

9、中国古港建设规划

10、涉海类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

扫描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zysx/110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