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直播间铭记历史,江苏东台耄

发布时间:2016-10-25 0:02:52   点击数:

(建议在WiFi环境下浏览)

铭记历史-耄耋老人手制“红帆船”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是一座天然渔港,年到年间,新四军苏中海防团曾在这里驻守。为了抵御侵华日军,这里的船工们跟随海防团开始修造作战的“红帆船”。当年只有十几岁的崔广明也是其中的一员。如今,崔广明老人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他又开始制作“红帆船”模型,让后人铭记当年这段历史。

老人崔广明制作的“红帆船”模型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村民崔广明:“一开始我就造这个红帆船,为什么要造这个红帆船,我在苏中海防团,人家派工一直到大兵渡江。”

“红帆船”历史原貌照片

  年9月,为了巩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的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决定组建新四军海防团,打通浙江到山东的海上生命线,转运物资,对日作战。年,包括崔广明的父亲、哥哥在内的六七十名船工,接到新四军的任务,开始负责钉造维修海船。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崔广明就跟在父亲和哥哥的后面帮忙。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村民崔广明:“那时候帮我爸爸后面刨刨木头,拉拉锥,以后大了我就在苏中海防团负责造船修船。”

“红帆船”模型

  崔广明说,当时的日军使用的都是铁船、汽艇,而新四军仅有这些平头木制帆船,但这种具有当地特色的船恰恰有着自己的优势。

  江苏东台市弶港文化展示馆馆长徐正江:“平头船有的好处是在浅水里面好航行,潮退了全部是沙滩,它待在沙滩上面稳、安全。日本那个军舰到了我们这个海边,它就一下子冲到海滩上面去了,就走不了了。”

崔广明用木雕还原海防团战士帮助老百姓场景

  新四军苏中海防团驻扎在弶港的四年间,不仅对敌作战保护百姓,战士们还经常利用作战间隙,帮助老乡干家务活。崔广明用木雕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村民崔广明:“新四军对人民都好,帮着扫地挑水,帮着种田,哪一样不弄啊。我们家里到海上去,船一到港了,要上去装货,新四军也去帮着装货,拖挑拉都帮忙弄。我父亲生病,家里没有钱,就是苏中海防团找的医生,吃药的钱都是苏中海防团给的。”

  军民一家,当地百姓自然都拥护新四军。

崔广明用木雕还原日军逼问村民新四军下落场景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村民崔广明:“日军抓到爷儿两人,就问他们新四军在哪里,他们说不知道,不知道就打,打得要死。但是他们一直都说不知道,他们死也不会说的。”

  从年到年日本侵略者投降,苏中海防团参加海上战斗30多次,运送主要军事物资1万多吨。战争年代的这段历史,一直深藏在老人的心里。从年开始,崔广明老人先后做出了大大小小80多只红帆船模型,这些模型上船篷、侧板、铁锚、红帆,应有尽有,就和当年的红帆船一样。这些模型有不少被赠送给中国海军博物馆、学校和军区。不仅如此,老人还自费前往北京、浙江、山东等地,寻访苏中海防团当年的史料,制作成图片文字,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白癜风在早期能治疗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zysx/13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