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第三名的光环,“东风号”驶进大亚湾三天,6位船员受到观众和媒体的大力追捧。在完成第二天的赛事后,“东风号”两位来自广东的船员陈锦浩、刘明接受了中国杯新闻中心记者的专访。 东风队六位中国船员沃帆赛后第一次凑齐阵容,陈锦浩(左一)刘明(左三) 今年中国杯蓝色盛典上,这六位船员被授予“蓝调生活家”称号,陈锦浩(左二)刘明(左四) 阿浩:地道深圳仔,帆船赋予人生新意义 10岁接触帆船,因为腰伤退役,退役后回家做过建筑工人,但觉得还是离不开帆船,于是在年又回到帆船的怀抱。面对媒体,23岁的陈锦浩一遍又一遍的说着自己的故事,从看不出他的不耐烦,他的言行举止彬彬有礼,极富亲和力。 重新回到帆船,听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陈锦浩曾经是一名奥运帆船运动员,但是职业化的大帆船运动与奥运帆船还是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他不得不从头学起。 既然决定学习大帆船,陈锦浩就要求自己全力付出,别人9点上船训练,他8点就到船上做准备。船上的所有事情,他都努力学习去做。6年的沉淀,陈锦浩终于有机会参加沃帆赛-赛季并随船队拿到第三名,他参加了9个赛段中的7个,成为参加沃帆赛赛段最多的中国人。 陈锦浩表示,沃尔沃帆船赛每个赛段都不一样,在海里的每一天都开启了人生的新一页,一切都是未知的。说到自己的成就,陈锦浩一直都在说要感谢自己在深圳的启蒙教练黄仪绍。“如果当初不是黄仪绍教练发掘了我,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呢。所以我一直很感谢黄教练。”陈锦浩说。 陈锦浩说,在航海过程中,最辛苦的是没得吃饭没得睡觉。他解释说,在船上,要想办法让船跑得更快一些,给自己比较大压力,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饮食和睡觉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即使如此辛苦,陈锦浩说自己就是喜欢帆船,因为帆船带给了他太多东西。 现在陈锦浩的时间分为吃饭、睡觉、航海,航海就是他人生的三分之一。23岁的陈锦浩未来的航海路还很长很长,他说:“我始终觉得自己离不开帆船,帆船运动赋予了我人生另外一层意义,我特别喜欢比赛。因为比赛可以让人变得更成熟更有责任感更加有担当,在比赛中要把船上每个人的特长发挥好,一艘船有好几个人,需要学会协调沟通。” 刘明:深圳是中国大帆船的摇篮 黝黑的皮肤几乎是船员的标配,刘明和陈锦浩也不例外,但相对陈锦浩来说,32岁的刘明显得更为稳重,说起话来也更加有逻辑性。 “深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与航海的冒险精神不谋而合,可以说深圳是中国大帆船的摇篮。”从广东省帆船队走出的刘明如此说道。32岁的刘明退役后曾在Swan82加一号帆船队获得远洋航海经验。 和陈锦浩一样,刘明也是今年东风号参加沃尔沃帆船赛的一员。回忆起最辛苦的航海经历,刘明说在今年参加沃尔沃选拔赛的时候,一度有放弃的想法。当时远航是要从中国的三亚开到新西兰,早上出发,到了晚上刘明就开始晕了。之后更是连续晕了三天,在那三天里,刘明吃不下任何东西。“就这样不吃不喝三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上都是湿的。当时心态也很矛盾,沃尔沃就这样吗?太艰苦了吧?” 晕了三天后,天气转好,人也转好。“以前在国内的远航没有这么艰苦,所以这算是我远航的开端吧。”刘明说。 对于以后的目标,刘明希望为帆船运动的推广做一点贡献。“总之是不会离开帆船运动的。”他想过开个帆船俱乐部,给想学习帆船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机会、一些好的建议。“当然这得先找到投资商。”刘明笑着说。 对于想要尝试进行帆船运动的年轻人,刘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玩帆船和其他运动一样,首先得喜欢。帆船是一项智力运动,要学会利用风、利用水流、利用船上的装备让船开得更快。刚开始玩的时候,先玩小船,搞清楚原理,不要一下子贪大上大船。搞清楚原理后,再找朋友上大船,不用太专业,以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上手,反而慢慢会越来越好。”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青少年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zysx/62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