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早期渔民讨渔生活是这样吗仿古木帆船

发布时间:2017-8-2 8:10:06   点击数:
早在几百年前,传统的木帆船就运用在沿海耕渔作业中,随着钢质渔船及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出现,木帆船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并于上世纪70年代逐渐消失。时隔数十年后,木帆船再次“现身”,11月1日上午,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在鸿山镇东埔渔港附近的海滩举行仿古渔船下水仪式,让人们了解老一辈渔民如何用人力创造工具,征服大海。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艘造价10多万元、长10余米的仿古木帆船,船身有5吨之重,20多个身穿老旧蓑衣的老渔民分工明确,有的忙着整理鱼筐,有的手拉绳索,有的搬移船底木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道工序。只见,渔民在船头绑上一根大木头后,将三条绳索分别绑在定置船的船身上,一切准备就绪后,渔民们喊着号子,用厚实的肩膀扛起木头,用力拉紧绳索,齐力将船往海里拉,虽然木帆船看起来很笨重,但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木帆船还是一点点地挪到了海上。

  据悉,木帆船的帆最初是用竹篾编织制作而成,使用时极不方便,后来逐渐被帆布取代。而后,木帆船演变成定制网机帆船、尖头船、木帆双拖船、灯光围网船、钓白船……贯穿这条主线变化的是,渔船的动力系统从纯人工,到运用风力、机械力提供动能。木帆船的出现,翻开了东埔渔村开始远离海岸线捕捞的历史篇章,也才有了后来功能多样、生产力强劲的各式渔船。

  当日举行仿古木帆船下水仪式,展现给人们的不仅是古代的耕海技艺,更是渔文化的延续,让渔船变迁见证耕海牧渔讨海生活变得尤为真切,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石狮丰富的海洋文化底蕴和闽南沿海捕鱼发展的脉络和历史。

  (记者刘巧丽邱育钦颜华杰)

石狮日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转自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uohun123.com/zysx/7245.html

------分隔线----------------------------